2025年秋季起,成人高考的學習形式將迎來重大變革,教育部明確宣布取消“函授”“業余”的學習形式,統一施行“非脫產”培養模式,這一調整無疑會影響到諸多考生的學習路徑,大家都很關心學習形式具體是怎樣變化的,今天,愛因森教育就來詳細聊聊這個話題。
這次改革的依據是教育部發布的《關于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》(教職成〔2022〕2號),其目標是規范教學管理,提升成人教育的社會認可度,讓成人教育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。核心調整主要有幾個方面,首先是名稱的統一,2025年起所有招生簡章里都只會標注“非脫產”;其次是教學模式的改變,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方式,而且線下面授的占比不能低于20%,像醫學類專業甚至要求不低于30%;另外,學制也有所延長,高起專和專升本的學制從原來的2.5年延長到了3年,高起本則延長到了5年。
對比原來的“函授”、“業余”模式和現在的“非脫產”模式,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。在學習方式上,原來的函授以自學為主,現在的非脫產是線上線下融合,線下面授占比更高;在時間成本上,原來年均投入大概200小時左右,現在則需要300小時以上,包括線下面授的時間;學費標準也有變化,原來理工類專業每年大概2500元,現在普遍上漲了10%到20%,部分專業甚至超過4000元每年;考試形式上,原來以線上考試為主,現在則是線上線下結合,還增加了實踐考核。
面對這樣的變化,考生們該如何應對呢?在學習時間規劃上,建議選擇“周末面授+平日網課”的院校,這樣能更好地兼顧工作和學習,不會因為學習影響正常工作。在院校和專業選擇上,要優先考慮支持彈性學制的院校,也就是允許分段完成學業的,這樣如果中途有特殊情況,也能靈活調整學習進度;同時要多考慮熱門專業,2025年可以多關注計算機網絡技術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與會計、綠色低碳等專業,這些專業有政策扶持,就業前景也比較好。在材料準備方面,身份證、學歷證書、居住證(非戶籍地考生)是必交的,醫學類專業還需要提供執業資格證,藝術類則要提交作品集,提前準備好這些材料能避免報名時手忙腳亂。
可能有考生會擔心,非脫產學習會不會影響工作?其實只要選對院校和學習模式,影響是可以降到最低的。還想了解更多資訊,關注愛因森教育,帶你了解更多政策細節、報考細則、拿證等問題。如果想了解更多政策細節,還可以查看教育部發布的《關于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》,以及各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《2025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》,這些官方文件也能提供最準確的信息。
總之,面對2025年成人高考學習形式的變革,只要提前了解政策、做好規劃,就能順利適應非脫產學習模式,實現學歷提升的目標,順利拿證。